海外买矿血泪史

2023-07-27 17:08:14 来源:郎club

导读:跨境投资难,难于上青天。但我们切不可因噎废食,而放弃了企业出海和资本输出之路。

1、刚果完成了性价比极高的“打劫”

就在刚刚,刚果“打劫”了洛阳钼业,索要了8亿美元的和解金、12亿美元的分红和TFM铜钴矿混合矿项目20%的分包权。洛阳钼业被打落牙齿只能往肚里吞,还发了个不温不火的公告说明:“随着《和解协议》的顺利推进,将进一步释放 TFM 铜钴矿产能,有利于公司在强化主业、夯实国际矿业领先地位的同时持续增强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,并且预计被‘打劫’不会对公司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。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20亿美元都是小意思,20%的分包权和包销权才是一块大肥肉。从业内角度来说,洛阳钼业这笔投资差不多就是给刚果做慈善了。

同样被“打劫”的还有鹏欣资源。刚果直接从鹏欣资源旗下的一处铜矿石矿堆拉矿,还派安保和军警守着,声称该矿堆为其所有,不允许鹏欣资源的人靠近。鹏欣资源是一点辙没有,只能把这些矿折价9500万元,计入营业外支出。

2、当地政府难辞其咎

刚果的两起大规模“打劫”说明,当地的法治水平有待提升。但更多的情况下,我国企业的境外投资往往是被当地政府阻挠,导致了损失。

①报价劣势,那就临时约法。

2005年,中海油决定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。买公司这种事主打一个价高者得,但美国人不愿意。于是美国参众两院通过能源法案新增条款,硬是加了一个审查收购流程,拖延了小半年的作业时间。

②吃定买家的“专利费”

2017年,中信去澳洲花了4.15亿美元收购一个磁铁矿的开采权,并支付了专利费。但对方公司却要求中信为矿产的副产品再额外支付一份专利费。澳洲法院帮亲不帮理,判决中信在未来30年还要向对方公司每年支付2亿澳元的特许经营费用。

③来自政府的“一票否决”

2022年12月,同年12月,加拿大撕毁合约,以国家安全为由,要求中矿、盛泽锂业、藏格矿业三家中国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的锂矿资产,不能收购跟锂矿资源有关的任何股权。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近2年产销爆发式增长,锂矿产能爬坡困难。锂矿由于不是稀缺资源,所以之前没有大公司布局,引发了短期内的激烈竞争,导致新能源汽车利润多数由上游材料商占据。

3、冠冕堂皇背后,是财帛动人心

我们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同时,也发现了一些可能发生过但难以考证的企业出海投资史。

2016年,柬埔寨取消中国企业的铜矿开采权,原因是该企业未能遵守柬埔寨的法律规定和付款义务。

2019年,纳米比亚取消中国中宝集团的铀矿开采权,原因是未能满足其采矿许可证的条件。

同年,玻利维亚暂停中国企业天业集团在该国的锌矿开采活动,原因是该企业未能遵守该国的环境法规和社会责任;挪威政府禁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(CSSC)收购挪威海洋工程公司的子公司,认为该交易可能会对挪威的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造成威胁。

4、贸易自由是话语权和生命线之争

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下行,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。但是,无论哪个流派的经济学理论都认为,贸易保护只能取得一时的经济利益,从长远看有害无益;而自由贸易无论短期还是长期,进出口双方都能获得实际的经济利益。对外投资也是如此。

这一点,相信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一定有切身体会。

上世纪60年代,中国勒紧裤腰带为东非援建了坦赞铁路,连接内陆国坦桑尼亚的大铜矿与其邻国肯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。直到现在,这条铁路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,为坦桑尼亚的铜矿出口发光发热。

坦赞铁路只是一个代表。它代表着我们对国际主义事业的承诺,对贸易自由的承诺。这是一场残酷的话语权之争。曾经扛大旗的美国日趋保守,为了眼前的利益放下了这面旗帜。我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拥有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,更应该扛起这面旗帜。无数的历史经验表明,话语权的阵地不去争取,就会旁落。

同时,贸易自由也是我国经济的生命线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经济就是凭借外贸和投资的主导取得了飞速发展。目前我国正在突破关键技术的封锁,同时也在加紧构筑经济内循环体系。在这两点有所成就前,我国的经济依然需要外需的拉动。

我们相信,现在出现的对出海中国企业的打压和“打劫”,不过是短期之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的零星现象。我们切不可因噎废食,因为眼前短期利益的受损而放弃了贸易自由对外资本输出。

对于我们而言,亟需解决的是在鼓励企业出海的同时,出台措施保护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合法权益,避免再遭受这样的“打劫”。

本文作者:唐韵 (东亚期货副总经理)

标签:
推荐阅读>